台北老街漫步指南
說到台北老街,絕對不能錯過大稻埕和艋舺這兩個充滿歷史韻味的地方。走在迪化街上,兩旁的巴洛克式紅磚建築超適合拍照,尤其是年貨大街時節,整條街掛滿紅燈籠的場景超有氣氛。這裡還有超多老字號中藥行、布莊,隨便走進一家都能感受到濃濃的老台北風情,老闆們都很熱情,會跟你分享這些老店的故事呢!
如果想找吃的,深坑老街絕對是吃貨天堂,整條街都飄著豆腐香。那邊的碳烤臭豆腐外酥內嫩,搭配獨特醬料真的會讓人一口接一口。老街上的店家大多都開了好幾十年,價錢實在又大碗,很推薦試試看麻辣臭豆腐和豆腐冰淇淋,這種衝突的吃法意外地很對味喔!
台北老街上還藏著很多厲害的小店,整理了幾家在地人私推的給大家參考:
老街名稱 | 必吃美食 | 特色小店 |
---|---|---|
大稻埕 | 霞海城隍廟旁麵線 | 林豐益商行(百年茶行) |
艋舺 | 華西街夜市蛇湯 | 新芳春茶行(文青咖啡廳) |
深坑 | 王水成臭豆腐 | 德興居(古厝餐廳) |
淡水 | 阿給、鐵蛋 | 淡水香草街屋(文創小店) |
這些老街最迷人的地方,就是新舊交融的氛圍。像大稻埕現在除了傳統商家,還進駐了不少文創小店和咖啡廳,年輕設計師們把老宅改造得超有質感,假日還常會舉辦市集活動。走在石板路上,一邊是百年老店,一邊是潮流選物店,這種混搭風只有台北老街才看得到啦!
附近居民都很習慣遊客來拍照,有時候還會熱心指路或推薦私房景點。記得有次在迪化街拍照時,隔壁阿伯還主動告訴我哪個角度拍霞海城隍廟最美,這種人情味真的是老街最珍貴的寶藏。逛累了就隨意找間茶行坐坐,老闆通常都會泡杯好茶請你喝,順便聊聊這條街的歷史故事喔!
台北老街有哪些必吃古早味?在地人帶路推薦,這可是老台北人最愛分享的私房名單。走在這些充滿歷史氣息的街區,空氣中飄散的香氣總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。今天就讓在地老饕帶你發掘那些隱藏在巷弄間的經典好味,保證每一口都能吃到正港的台灣懷舊滋味。
說到台北老街美食,腦海裡馬上浮現大稻埕慈聖宮前那攤賣了50年的滷肉飯,濃郁的滷汁淋在Q彈白飯上,搭配一片醃蘿蔔就是最道地的台灣味。還有永樂市場旁的潤餅攤,薄透的餅皮包裹著高麗菜、紅蘿蔔、花生粉等豐富配料,清爽不膩口。這些都是從阿公阿嬤時代就延續下來的好味道,價格親民卻能吃出滿滿幸福感。
以下整理幾家在地人最推的古早味店家:
店家名稱 | 必點招牌 | 營業時間 | 位置 |
---|---|---|---|
阿婆油飯 | 香菇油飯+滷蛋 | 06:00-13:00 | 迪化街週邊 |
永樂台南米糕 | 米糕+四神湯 | 10:00-19:30 | 永樂市場內 |
大橋頭米糕 | 筒仔米糕 | 07:00-14:00 | 延平北路三段 |
阿興麵店 | 乾拌麵+餛飩湯 | 11:00-20:00 | 艋舺老街旁 |
老街上還藏著許多傳承好幾代的手工點心,像是以木炭烤製的車輪餅、用古法熬煮的杏仁茶,還有堅持手工搓揉的麻糬。這些老店通常沒有華麗的裝潢,靠的就是口耳相傳的好口碑。記得要在中午前造訪,因為許多都是限量製作,太晚去可能就賣完了。下次來台北老街,別忘了循著這些古早香氣,親自體驗最道地的台灣味。
2025最新!台北4條老街交通攻略一次看
來到台北玩怎麼能錯過充滿懷舊風情的老街呢?今天就幫大家整理了2025年最更新版的4條必逛老街交通資訊,不管你是搭捷運、公車還是開車來都很方便,趕快收藏起來下次直接衝!
大稻埕老街
想感受台北最道地的老城區味道,來大稻埕準沒錯!2025年這裡多了好多文青小店,交通一樣超方便。捷運可以直接搭到「北門站」3號出口,走5分鐘就到迪化街。開車的朋友可以停靠在「大稻埕碼頭停車場」,假日建議早點來不然會沒位子喔!公車路線也很多,9、206、274等十幾線都會到。
艋舺老街
萬華的艋舺可是台北最早的發源地,老宅、廟宇超有味道!現在捷運「龍山寺站」1號出口出來就是最熱鬧的艋舺夜市,晚上來逛更有氣氛。公車可搭38、49、265到「龍山寺站」下車,開車的話附近有「萬華車站地下停車場」,不過巷弄比較窄要小心會車。
老街名稱 | 捷運站 | 建議公車路線 | 停車場資訊 |
---|---|---|---|
大稻埕 | 北門站 | 9, 206, 274 | 大稻埕碼頭停車場 |
艋舺 | 龍山寺站 | 38, 49, 265 | 萬華車站地下停車場 |
北投 | 新北投站 | 216, 218, 223 | 北投捷運站停車場 |
士林 | 士林站 | 203, 606, 紅30 | 士林市場地下停車場 |
北投老街現在多了好多溫泉旅館可以泡湯,從「新北投站」出來走2分鐘就能看到老街上滿滿的溫泉商店。公車216、218、223都會到這裡,2025年還新增了ubike站點喔!開車的話建議停「北投捷運站停車場」,再散步過去也很舒服。
士林老街除了有名的夜市,其實白天的老建築也超好拍!「士林站」1號出口出來右轉就是老街區,公車203、606、紅30都能到。開車建議停「士林市場地下停車場」,不過假日真的超多人,可以考慮搭捷運比較方便。最近老街後面新開了超多特色咖啡廳,逛累了可以坐下來喝杯手沖咖啡休息一下。
迪化街為何成為文青最愛?百年老街新玩法 這幾年在大稻埕超紅!曾經是台北最古老的南北貨集散地,現在搖身一變成了IG打卡聖地,復古老宅混搭文創小店,連外國遊客都特地來朝聖。走在紅磚拱廊下,隨便一個轉角都是驚喜,傳統中藥行隔壁可能是咖啡廳,老布莊樓上藏著手工皮革工作室,這種新舊交融的獨特氛圍,完全命中文青們的喜好。
說到迪化街的轉型,這些特色店家絕對是關鍵!像是把中藥材變成調酒的酒吧、用老茶葉行改建的選物店,還有保留閩南式建築特色的青年旅館,每家都超有故事。當地店家也很會玩創意,像是把香菇包裝成文青伴手禮,或是用傳統花布設計手機殼,讓老東西有了新生命,難怪年輕人一來就愛上。
傳統 vs 新潮 | 代表店家 | 必拍亮點 |
---|---|---|
百年中藥行變身酒吧 | 迪化街十連棟 | 漢方特調+復古藥櫃背景 |
老布莊改成文創空間 | 小藝埕 | 天井自然光+手作課程體驗 |
老宅咖啡廳 | 福來許 | 台式早午餐+閣樓窗景座位 |
白天的迪化街很好逛,但晚上的氛圍更迷人!很多店家會延長營業到深夜,紅燈籠亮起來的時候超級有味道。週末還常舉辦市集或音樂會,像是年貨大街期間的夜間燈飾,或是平常日的街頭藝人表演,隨便拍都是電影場景。這裡的店家老闆多半是返鄉青年,很樂意跟客人聊天分享在地故事,不知不覺就能待上一整天。
交通方便也是迪化街爆紅的原因之一,捷運大橋頭站走過來只要5分鐘,週邊還有永樂市場可以吃小吃,逛累了就去碼頭看夕陽。最近更出現專帶外國客的導覽行程,用英文解說這些巴洛克建築的歷史,連Airbnb體驗都排進前幾名。記得避開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,傍晚來最能感受老台北的悠閒步調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