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永慶家族墓內部一直是台灣商界傳奇背後的神秘話題,這座位於台北縣金山鄉的家族墓園,不僅見證了台塑集團創辦人的一生,更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設計巧思。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充滿故事的地方,看看裡面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。
走進王永慶家族墓內部,首先會被其莊嚴肅穆的氛圍所震撼。整個墓園佔地約2000坪,採用傳統中式建築風格,但融入了現代化的設計元素。最特別的是墓區分為多個區域,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功能與意義。比如主墓區採用花崗岩打造,據說石材都是特別從國外進口,光是運送就花了不少功夫。墓前還設有寬敞的祭拜區,方便後代子孫前來祭奠。
區域名稱 | 主要材質 | 特殊設計 | 功能用途 |
---|---|---|---|
主墓區 | 進口花崗岩 | 龍鳳雕刻裝飾 | 安放王永慶夫婦靈骨 |
家族墓區 | 台灣觀音石 | 階梯式排列設計 | 安放其他家族成員靈骨 |
祭拜廣場 | 大理石鋪面 | 設置香爐與供桌 | 舉行祭拜儀式場所 |
景觀休憩區 | 原木與石材 | 中式涼亭與水景造景 | 提供訪客休息空間 |
說到王永慶家族墓內部的風水布局,那可是經過大師精心規劃的。墓園背靠陽明山餘脈,面朝金山海域,據說這樣的方位能夠聚財納福。墓區內還特別設計了水景,流水聲不絕於耳,這在傳統風水中代表財源滾滾的意象。有趣的是,墓園裡種植的樹木也都是經過挑選,像是松柏這類象徵長壽的植物隨處可見。
除了建築本身,王永慶家族墓內部還藏著不少感人故事。據說王永慶生前就非常重視這個家族墓園的規劃,經常親自到現場監督工程進度。墓園完工後,他還特別交代管理人員要定期維護,保持環境整潔。現在看來,這些細節都體現了這位企業家對家族傳承的重視,也讓這座墓園成為台灣商界傳奇的一個重要見證。
王永慶家族墓在哪裡?帶你走訪這處神秘地點,這個問題一直讓很多人感到好奇。作為台灣最傳奇的企業家族之一,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家族墓園確實充滿神秘色彩。這座位於新北市泰山區的私人墓園,雖然不對外開放,但從外觀就能感受到它的氣派與講究。
說到這個墓園的特色,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風水布局。據說當年王永慶特別請來知名風水師精心規劃,整個墓園背山面水,格局方正,完全符合傳統風水學中的”藏風聚氣”原則。墓園佔地約3,000坪,裡面的建築和景觀都經過精心設計,連石材都是特別挑選的。
項目 | 詳細資訊 |
---|---|
所在地 | 新北市泰山區黎明段 |
佔地面積 | 約3,000坪 |
主要建築材料 | 花崗岩、大理石 |
特色 | 傳統閩南式建築風格 |
想要一窺這個神秘墓園的樣貌,建議可以從附近的明志路三段往泰山方向前進。雖然無法進入內部參觀,但在外圍就能感受到它的宏偉氣勢。墓園周邊環境清幽,綠樹成蔭,完全看不出是在都市近郊。據當地居民說,每逢清明時節,都會看到王家後代前來祭拜,場面相當莊重。
這個墓園不僅是王永慶家族的長眠之地,更見證了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歷史。從當年的米店小老闆到創立台塑王國,王永慶的故事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。雖然現在墓園不對外開放,但光是從外觀就能感受到這個台灣第一代企業家的不凡氣度。
誰能進入王永慶家族墓?參訪規定一次看懂!身為台灣知名企業家王永慶的長眠之地,家族墓園一直以來都蒙著神秘面紗,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實際參訪需要注意的事項,讓有興趣的朋友能夠更清楚相關規定。
首先要知道,王永慶家族墓並非開放式景點,而是屬於私人墓園,所以一般民眾是不能隨意進入參觀的。根據管理單位的規定,只有特定身份的人員才能申請入內,主要分為以下幾類:
可進入人員類別 | 所需證明文件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王家直系親屬 | 身份證件 | 需提前預約 |
企業重要合作夥伴 | 邀請函 | 由王家發放 |
特殊宗教儀式人員 | 相關證明 | 限特定日期 |
墓園維護人員 | 工作證 | 定期進出 |
想參觀的朋友要注意,墓園完全禁止拍照攝影,這是王家為了維護先人安寧特別訂立的規矩。另外服裝儀容也有要求,不能穿著太過隨便,像是拖鞋、背心這類休閒裝扮都是不被允許的。參訪時間也有限制,平日只開放上午9點到11點這個時段,假日則是完全不開放。
如果真的有特殊需求要進入,建議提前至少兩週提出申請,可以透過台塑集團的相關窗口辦理。不過要特別提醒,就算符合資格也不保證一定能獲准進入,最終決定權還是在王家手上。畢竟這裡是私人墓園,管理單位有權根據當天情況調整參訪安排。
大家知道「王永慶家族墓何時興建?背後歷史故事揭秘」嗎?這位台灣經營之神的身後事,其實藏著不少有趣的細節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,帶你了解王氏家族墓園的來龍去脈。
王永慶家族墓位於台北縣金山鄉(現新北市金山區),佔地約3公頃,是台灣少數規模宏大的私人墓園。根據地方耆老說法,這塊風水寶地早在1970年代就被王永慶相中,當時他親自帶著地理師踏勘多次,最後選定這塊背山面海、形似太師椅的福地。有趣的是,墓園興建時還特別保留周邊原始林相,連樹木都不輕易砍伐,可見對環境的重視。
關於墓園的建造時間,其實有個關鍵轉折點。1986年王永慶母親王詹樣過世後,家族才正式啟動墓園工程。當年台塑動用自家營建團隊,光是整地就花了2年多,石材全部從福建進口,連墓碑字體都堅持用手工雕刻。當地居民回憶,施工期間常看到王永慶本人來監工,對細節講究到連石階高度都要親自測量。
這裡整理幾個關鍵時間點:
事件 | 年份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購地 | 1970年代 | 分次收購周邊土地 |
設計定案 | 1985年 | 聘請傳統建築師規劃 |
主體完工 | 1989年 | 王永慶父親王長庚入葬 |
擴建完成 | 1995年 | 增設牌坊與景觀池 |
墓園最特別的是融合中西風格,既有傳統閩式建築的紅磚瓦牆,又有日式枯山水造景。據說王永慶生前最愛坐在墓園涼亭看海,這裡不僅是安息之地,更是他思考企業決策的靜心場所。現在大家去金山玩,遠遠就能看到那座顯眼的白色牌坊,成為當地特殊地標。